第1306章 对她有意思(第1页)
连续两个怎么办,让殿内群臣双眼猛地一凝,脸色严肃了起来。刘宗周说的这种可能性很大,大明横跨数千里地将扶桑给灭国了,其实力已经毋庸置疑了。或许大明最后依旧败在他们九大势力的手上,但最后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大明会拼了命的进攻一个国家。缅甸或者安南就是头号对象,有可能被大明覆灭掉。在这种情况,几大势力肯定是有担忧的,联盟就会破碎。几大势力中,安南和缅甸是主力,若是他们忌惮,搞不好就直接撤退了。反正没有与大明动手,找个理由说演武、剿匪等等,大明能怎么着?至于说他们在广南聚集议事,人家也能找到理由,说是商议商贸的事情。没有人证、物证,单凭他们的兵力调动,根本就没有实质性的证据。看着脸色严肃的群臣,崇祯冷笑了一声。“有没有直接进攻重要吗?重要的是他们有这个心且有了实质性的动作。即便没有,朕说他们有他们就一定有,他们想置身事外,可能吗?九大势力既然想要瓜分大明,那就别怪大明吞并了他们。他们若是继续进攻,那就按照预定路线反击和进攻,若是畏惧撤兵,那大军就追上去,干掉他们犯边的大军后,横推诸国联军。他们想有蚕食掉大明,大明也想吞并了他们,从他们聚集议事的那一刻去,中南半岛就是我大明的囊中之物了。”说到这里,崇祯站了起来,走到了平台前,扫视着群臣:“从今以后,你们要记住一条大明对外的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十倍犯之。胆敢想向大明伸手龇牙的,必将集合全国之力给他们一个教训,打残、甚至是覆灭了他们。哪怕是我们的国力衰弱,那也集合力量屠掉他们三五座城池,告诉他们我们不是好惹的。至于说最后会亡国,敌人会加倍报复,那也无妨,大明有两亿百姓,数十年后三四亿都是有可能的。哪怕是其中的半成反抗,那也会让敌人损失惨重。一味的忍让只会让敌人变本加厉,也只会磨灭百姓心中的热血,只会让他们对外敌畏惧。相反的,只要我们是一颗一点就炸的天雷,那些想染指我们的敌人也要考虑一下后果。咱们虽然是礼仪之邦,但那是对内,对我们的同胞、对对我们友好的民族和国家,我们不主动欺负别人,但也不能被别人欺负了,这一点诸位仅记!”崇祯的声音铿锵有力,在大殿内回荡着。群臣听得也是头皮发麻。觉得对,又觉得不对。汉朝匈奴屡屡进犯,汉武帝也不惯着,开始了反击,打了十三场,持续了四十四年,摧毁了匈奴的军事实力,夺回了河南、阴山和河西两大水草丰盛的基地。同时,也开启了丝绸之路。大明开国时蒙古诸部屡次进犯,太祖打了十三次、成祖打了五次,强硬的一塌糊涂。崇祯则是想起了后世毛子,那可真是眼睛里容不下一点沙子。别的国家都畏惧的海盗,结果毛子一下炸毛了,不讲武德派出了特工队,击沉海盗船只、对海盗也是赶尽杀绝。从那以后海盗看到毛子的船那都是绕道走。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原则就是一个你敢动手,我就敢十倍的还击,谈判也得打完之后再谈。这就是有着强大底蕴后的强势而带来的结果。大明恰恰是有这个底蕴的。见群臣在思索,崇祯也没有加以解释,让这群接受儒家文化熏陶了几十年的大臣瞬间转变观念那是相当困难的。“一打九,优势在我,全歼来犯之敌是前线武将的事儿,打下之后那如何管理那就是你们的事儿,早做预案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另外,东征大军覆灭扶桑、以及接下来的攻占中南半岛,朕都不会大赦天下,不仅这两次不会,只要朕还在位,大赦天下就不可能出现。这是维护大明律法的底线,任何人、任何事儿都不能为之让路,执法必严不是说说的。虽然不能大赦天下,但朕拟定在今年的重阳节加科。一来算是对覆灭世仇的扶桑和攻下中南半岛庆祝,二来也是选举出一片优秀的人才,缓解抽调官员到中南半岛、朝鲜而缺少的官员。”群臣皆是一脸诡异的看着皇帝。战场瞬息万变,又是面对九大势力数十万军士。打仗还未开始,就开始想着与民同庆的事情,别说是大明一朝,就是华夏历史也是极少的事儿。但随即释然了,以大明如今的实力,打着九大势力不说跟玩一样,但也费不了多大手脚。自决定出击的那一刻起,战争的结果已经确定了。群臣诧异的是皇帝所说的加科。科举选拔人才是自隋唐时便有的,到了大明开国后,太祖制定八股取士。分为正科、恩科以及停科。所谓正科就是按照律令每逢辰、戌、丑、未年秋八月举行会试,规定的年份举办会试这就叫做正科。但皇帝登基、太皇太后大寿、对外的大捷等等重大节日,就增加一场科举考试,这种称之为恩科。停科就是遇见突发状况的时候停止科举考试,诸如大灾、外敌入侵等等。这一种情况还有一种叫做加科。三者有很大的不同,正科就是正常考试,正常录取,难度大;恩科则是屡试不中的、年龄大的生员,只要你参加考试,不看能力、才气就会赐予秀才、举人等名头。别看只是一个名头,但大明律令规定秀才可以享受免税、月给、律法优待等六项特权的。无数读书人为了这一个名头努力了一辈子、也蹉跎了一辈子。他们诧异的是,加科是朝鲜李氏王朝的一种叫法,和大明的恩科类似。但皇帝为什么不用恩科,而是用加科?负责科举的礼部尚书刘宗周出班了:“陛下,恕臣愚钝,此加科是何意?与原朝鲜王朝的加科有何区别?